刘某 女 37岁
首诊 2014年3月26日
闭经七个月,婚后五年原发不孕。末次月经2006年8月中旬,现停经7个月。素有月经后错病史,初潮13岁,曾正常五年,后学习紧张,心情不畅而月经后错,但2~3月能自动来潮。婚后不明原因体重增加,嗜睡,月经数月不来,颜面油亮,痤疮不断,脓疱连续发作,食欲旺盛,晨起喉中有痰,咯吐不利,少腹坠痛,小腹胀满,白带量多,无异味。2005年服减肥药,恐对生育影响而停。服中药半年,月经仍后错,体重继续增加而停。目前已180余斤,食欲很旺盛。脉微滑,舌体胖大,苔黄厚腻。今日B超提示:子宫34×32×30mm,内膜4mm,左右卵巢分别为40×37mm,36×40mm,双侧卵巢内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小囊状结构,呈蜂窝状,直径小于10mm。性腺六项提示:PRL(-),LH:FSH=8.11/3.12>2。T 143.62>104ng/ml。空腹、餐后血糖均正常,但空腹胰岛素,餐后1h、2h胰岛素等均高于正常。家庭中父亲肥胖,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病史。诊断:(1)闭经-痰瘀阻滞型;(2)多囊卵巢综合征;(3)原发不孕症。治疗:祛湿化痰,逐瘀活血,通络调经。
处方:(1)三字三黄汤加内金15g、炒山楂15g、皂刺15g、路路通15g、川牛膝10g。10剂,1日1剂,每日2次;(2)二甲双胍片,口服一次0.25g,1日3次;(3)黄体酮胶丸,口服一次0.1g,1日1次,连服6天;(4)测BBT,运动节食减肥。
二诊于2014年4月28日,服用前药大便稀,日行2次,矢气多,全身轻松,小腹胀痛未再发作。BBT升高10天,月经于4月27日来潮,小腹微痛,发冷,下坠,脉微滑,舌暗,苔黄厚。
改用温中散寒祛瘀通经的清宫合剂3瓶,每次口服175ml,1日3次,经净后继用前方案治疗。
三诊于2014年6月4日,月经于5月26日来潮,量增多,鲜红,无腹痛,痤疮未再发生,但口渴饮水,喉中有粘痰,体重下降10斤,但仍有嗜睡、乏力,脉滑,舌暗红,苔黄厚。BBT有高温,仅8天经来潮。继用化痰消脂,活血祛瘀方剂。处方:(1)当归15g、赤芍15g、炒山楂20g、荷叶15g、橘红15g、半夏10g、云苓20g、大贝10g、郁金15g、内金15g、节菖蒲15g、枳实10g。10剂,2日1剂;(2)二甲双胍继用;(3)第13-15-17天做卵泡测定;(4)第21天用黄体酮针,肌注每次20mg,1日1次,连用5天;(5)加强运动锻炼。
四诊于2014年7月2日,LMP:6月28日~7天,暗红,血块少许,无腹痛,体重已减18斤,大便稀,矢气多,嗜睡减轻,食欲下降,三次排卵测定仅在第18天发现左侧14×14mm的卵泡,第20天卵泡消失,BBT双相,高温短,患者要求助孕.故改用:(1)月经第5天口服氯米芬胶囊,每次50mg,1日1次,连服5天;(2)月经第21天服:黄体酮胶丸,每次口服100mg,1日1次,连服6天;(3)二甲双胍片照服;(4)苍术15g、香附15g、白术15g、橘红15g、半夏10g、节菖蒲15g、红曲15g、荷叶15g、枳壳15g、菟丝子15g、淫羊藿15g、巴戟15g、川牛膝10g。10剂,2日1剂;(5)测BBT,第13、15、17天监测卵泡;(6)复查胰岛素及内分泌性腺情况。
五诊于2014年8月30日,月经于7月29日来潮,经量稍少,血块少许,小腹微痛,月经中旬做3次卵泡测定,发现优势卵泡,但排卵期阴道分泌物极少,BBT高温9天,生殖性腺测定:PRL、LH、FSH、P、T均在正常范围,E2偏低;空腹、餐后血糖正常,但胰岛素值空腹正常,餐后30分钟正常,餐后1h、2h偏高,较前明显改善。这说明目前黄体功能不充足,雌激素水平不够,胰岛功能抵抗仍然存在,故增加雌孕激素、胰岛素增敏剂的用量,中药改用益肾活血,祛湿化痰,调经促孕剂。处方:(1)二甲双胍片,每次0.25g,一日3次,口服;(2)倍美力,每次口服0.625mg,1日1次,连服19日;(3)氯米芬胶囊,每次口服50mg,1日1次,连服5天;(4)巴戟二仙汤加苍术15g、云苓20g、香附15g、半夏10g、茜草15g、桂枝10g、路路通15g、川牛膝10g、10剂,1天半1剂;(5)第13、15、17、19天做卵泡测定,可用HCG针促卵,视卵泡发育而拟定剂量;(6)第21天根据BBT高温结合排卵监测及宫颈粘液评分标准,可适时使用黄体酮针剂;(7)坚持节食,体能锻炼。
六诊于2014年9月29日,停经60天,外院B超确诊早孕,咨询如何保胎。
后详尽告知于2014年4月底剖宫产一男婴,健康。
按语:本案是典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,以闭经,不孕,肥胖,痤疮,嗜睡为其主症,属于痰湿郁阻,痰瘀互结的闭经。元代名医朱震亨说,妇人肥盛者,多不能孕,其所以不孕是因为“身中有脂膜”(脂膜即痰瘀之类闭塞子宫)。清陈自明《妇科大全》曰:“躯脂痞塞,痰涎壅滞而经不行”,讲述痰湿闭经,痰瘀阻胞不孕的道理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提出:“燥湿化痰”、“清热化痰”、“温化寒痰”、“润燥化痰”、“消散化痰”、“理气化痰”、“痰瘀同治”、“外治化痰”八大类,本病案选择“痰瘀同治”大法。痰湿、瘀血同为体内精微所化,同为病理产物,医家常说“痰瘀同源,痰瘀相关”,在化痰利湿之方中加红花,益母草,茜草,川牛膝活血,即痰瘀同治。采用痰瘀分离,祛痰利湿,逐瘀荡胞,通络调经等治则,分别选用自拟的三子三黄调经汤,逐瘀荡胞调经汤,苍附导痰汤为主方,配合少量雌孕激素、克罗米酚、绒促性性、二甲双胍等,中西药结合,使这一顽疾很快治愈。三子三黄调经汤,其中白芥子善行皮里膜外之痰,善去胞宫停积之瘀 ,配莱菔子、苏子祛上中下三焦之痰疾最佳;大黄、灵脂、蒲黄逐瘀荡胞,理气散结,通经通络,故三子、三黄配伍是治疗痰瘀互结月经失调的最好组合。
臻济堂名医馆 电话:0379-63911888 地址: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新街172号
Copyright © 2018-2019 zhenjitang.cc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 : 洛阳网络公司